温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汇报
2018年4月23日
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推手。近年来,温县围绕构建一个体系,优化四项服务,推动三全发展,实现两大目标,持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。
一个体系,即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73家,入社农户834户,入社农机具2790余台(套)。全县农机总动力48.82万千瓦,百亩耕地农机动力108.9千瓦,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85%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。
四项服务,即县农机部门主推的农机购销服务、技术培训服务、机车维修服务和作业信息服务。近年来,我们实施了农机服务“3411”工程。即:在城区建成3个以农机销售、售后服务为主的农机销售服务中心,带动全县农机新机具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;在“东西南北”的四个方位建成4个以农机维修服务为主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,带动全县农机维修业的发展;以全县各乡镇、办事处现有农机合作社为依托,建成11个以农机作业、土地托管、土地流转、服务四大怀药生产为主的农机作业服务中心,带动全县农机作业水平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。
一是优化农机购销服务。依托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势,为有购置意向农户、合作社提供资金、技术等方面的扶持。比如,县农机局协调豫翔农机专业合作社(国家级示范社,中国一拖、农哈哈等多个国内知名农机品牌的特约经销商),与县邮储银行合作,为农户提供购机担保贷款,并提供了培训、作业信息等配套服务,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。豫翔农机合作社年销售各类农机具500余台(套),销售额占全县农机销售总额的50%以上。
二是优化技术培训服务。通过采取农机购置时培训、合作社内部社员培训、农机检验检测时培训、“三夏”“三秋”专项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,提高了全县农机作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,保证了作业质量和作业安全。
三是优化机车维修服务。全县有大小农机维修网点20余家,年维修能力7000余台。在实践中,我们创新了“农机维修托管服务”新模式。比如,广土农机合作社(全国农机维修网点示范点、省级示范社),在“三夏”、“三秋”农忙开始前,与农机户签订机车维修托管协议,对机车全方位进行作业维修保养。该合作社还为托管维修保养的农机具提供作业订单,保证作业面积。该合作社年托管保养联合收割机300台,大型拖拉机500台,各类农具800台,实现合作社与托管农机户的双赢。
四是优化作业信息服务。每年“三夏”、“三秋”农忙开始前,县农机局利用全县农机调度平台,做好全县农机的统计调度和外来农机的联络和信息发布,通过召开作业市场交易会、发布农机作业信息等手段,加大订单作业的签单力度,使农机合作社提前与村委、农户特别是无机村、困难户签订作业协议(作业价格低于市场价),扩大订单作业范围。据统计,全县每年订单作业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0%以上。
三全发展,即作业服务全程化、服务范围全面化、农机升级全速化。
一是作业服务全程化。近年来,农机、植保等专业合作社,逐步扩展业务范围,开展了土地全托管、半托管服务,提供粮食生产从整地、播种、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全程服务。全托管是农户将生产所有环节全部托管给合作社,合作社保底亩收益,农户在粮食收获后支付给合作社相应费用。半托管是农户自愿选择合作社提供的部分生产环节的服务,支付相应费用。截至目前,全县土地托管面积12万亩,其中全托管3.5万亩,半托管8.5万亩。
二是服务范围全面化。具体表现为三个拓展,即由从小麦、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向怀药、花生等经济作物的拓展,从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向植保、秸秆处理等环节的拓展,从种植业向养殖业、加工业的拓展。
三是农机升级全速化。具体表现为三大升级,即由小型农机具向大型农机具的升级,由通用农机具向专用农机具的升级,由一般农机具向智能化农机具的升级。
两大目标,即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,农业现代化发展提质转型两大目标。
下一步,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市场主体还将进一步壮大、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、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、服务效益进一步提高,发展趋势将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:
一是农业机械将向专用、智能方向发展,在更大范围、更大程度上实现“机器换人”,提升生产效率。
二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将更加全面,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一条龙,应该是种植、生产、加工、营销、品牌、策划一条龙,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三是服务农机合作社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。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越来越凸显,针对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将越来越不足,需要建立健全针对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政策、金融、保险、人才等保障体系。